随便瞎聊:DJI Phantom 进化史

其实这篇文章很早就想写了,只不过看到值友们已经发表了不少开箱啊、使用啊、评测啊之类的文章,就一直提不起兴趣写它,所以就写了除了DJI之外一些品牌产品的晒贴。随着Phantom精灵4的即将到来,我想再不写,以后会变得越来长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某一款精灵的晒贴或者航拍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产品本身的进化史,毕竟自己也陪伴着DJI一路走(剁)来,多少也见证了产品的改变、市场的转变,还有玩家的数量。

传说中的产品——精灵初代

Phantom 1代发布的日期,我不知道,DJI官网上也已经找不到任何信息了,不过还好我的飞友手中就有这么一台宝贝。我在想,用不了多久,这款机器就会卖出比较高的价格(肯定会比P3贵),因为买的人肯定是对DJI有情感的资深玩家,市场存量也不会太多。

它的外观,奠定了精灵的基础,它的DNA延续的非常好。4轴电机是2212,Naza-M的飞控,云台摄像头FC40分辨率只有720P,模拟图传是必然的。

与他的后代们最大的区别要数电池了,Phantom 1采用的是普通XT60接口,兼容11.1v 3s 锂电池。

非智能电池,所以外面看不太出电池状态,所以在机头位置,用一个灯来表示电池状态。但是实际使用中,飞机飞起来,你是看不见它的状态的,早期搭配的APP也是专用的,无IOSD 显示。你玩的时候,记得千万别飞远飞高哦,不然没电了,就只有看着它“跌落”的份哦。

FC40 没有装,起落架的比P2&P3 外扒的角度更大。不过由于电机功率小,所以初代的飞行速度并不快,最高只有10m/s,上升的速度6M/S,不过下降的速度达到了令人惊讶的6M/S。那么小的飞机,那么快的下降速度,是非常容易失控造成炸鸡的。所以P2系列改为2M/S,P3系列改为3M/S。

初代的遥控器,模拟图传。

遥控器采用4节5号电池供电

小结——对于初代,已然成为一个传奇,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视。对于它,我了解真的不多。而从它的设计来看,它更像一款遥控四轴模型,用来玩的,而非用于拍摄。

一举成名——精灵2代

真正把我带入玩这个的,正是精灵2代。随着2014.11.11的来临,DJI P2的第一次大幅度降价(其实也就30%而已),让我一下子就着了魔,入手了一套P2 标准版。然后在2014.12.12活动时,又剁了一套P2 Vision。P2 一共分成3款产品——P2 Vision ,P2 Vision+,P2 标准版。随着汪峰用它来求婚,大学生用它来表白,《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拍摄,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闻出现,甚至某些境外组织用它来当作无人机侦察,无人机袭击白宫、无人机在日本天皇居所出现、法国3个景点连续几天出现无人机拍摄…… 短时间、高密度的关键字出现,把它推向了神坛,让它一下子从小众市场走向普罗大众!

上图是P2标准版+HD-H3云台+Gopro3套装。从价格上来说,当时是最贵的。但是性能也是最强的。高清拍摄、不限飞行高度、更远的飞行距离。不过也有先天不足,繁琐的安装,多个人一起飞(图像容易串屏)。现在,这套P2还是作为我的主力飞行器。480P的模拟图传,延时非常小,所以操作它的时候,让我倍感信心。

P2系列,采用令很多人唾弃的智能电池。不过,这已经是它的标准了。

搭配Gopro 3 有H3云台,搭配Gopro 4有H4云台。

P2的IOSD 信息、图传等,都需要外接的。那么多连接线,看得出来,这还是属于专业玩家的玩具吧。

遥控器还没有怎么大的改动,多了一个云台俯仰波轮,从5号电池改为了内置锂电池(第一批P2还是5号电池供电的哦)。

P2 Vision不在身边,没法拍出来了。P2 V 与P2 V+ 最大的区别就是云台,前者是2D的,后者是3D的。遥控的距离,前者300米,后者800米。不过P2 Vision 系列,已经与P3很像了,不需要那么多连接线,通过一个WIFI adapt作为图传中介。手机通过WIFI连接Adapt,遥控器再通过WIFI 与Adapt连接,从而实现图传功能。

小结——无论从性能上,拍摄效果上,还是价格上,P2 真的具备了独霸天下的能力。同期的竞争对手几乎没有,国外品牌Parrot 的Bebop,国内的华科尔 都无法从与之相提并论。

傲视群雄——P3A & P3P

购买 Phantom 3 Professional | DJI 官方商城

store.dji.com

P2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技术优势后,竞争对手们也不断跟上,这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零度来了,直接用低价(与P2 V+ 相同性能的飞机,价格低了1,000元)来争夺市场,DJI 也不得不应战。2015年年初,DJI 的P3系列发布,其中主打产品就是P3A & P3P。如果P3A 没有后面的固件升级,把摄像头从1080P分辨率提升到2.7K,那么傲视群雄的产品就只有P3P一款了。

P3S从性能、价格上看,还是P2 Vision+ 的升级款,或者称为改良款更合适一些。有些什么区别呢?也就是飞行性能上,稍微有所提升,去掉了图传Adapt(手机app 通过wifi 直连遥控器)其他一模一样。当然价格更便宜了。P3 4k呢,显然是P3S 与P3P市场表现不好,可能备件积压过多的混合产物。P3S 的机身+P3P 的摄像头+室内定位系统。

DJI 引以为豪的室内定位系统,不过还是不稳定。P3 系列的“黑科技”之一。

4k 的3轴云台+摄像头,与P3P是一样的

遥控器则采用了P3A & P3P 的外观,不过内置锂电池容量变小,最主要还是模拟图传。

所有的操作,已经从手机上操控,变为遥控器操控,更为方便了。

P3A 的性价比,让P3P变成了少数人的选择。仅仅一个4K摄像头(P3A是2.7K),就贵了1000多元,都可以再买一节电池了,让不少用户选择了P3A。早先的P3A & P3P,是可以通过遥控器给手机显示图像的时候,充电的(现在该功能已被屏蔽)。

P3A&P3P的轻巧、高性能、低价格,也同时影响了更高端Inspire的销量。DJI另一“黑科技”——数字图传,也出现在它们的身上。

这个3轴4K云台摄像头,代表了当今微型无人机市场的巅峰之作(P4还没发布嘛)。

特意换上了DJI原厂的碳纤维桨(全塑桨)。

外观上,是无法分辨P3 4K 和P3P的遥控器(视频输出这里不看的话),所以套了一个硅胶套。

P3A & P3P 还可以购买额外的HDMI视频输出模块,达到Inspire 那样视频直接输出的功能(比如玩视频直播等)

数字图传,除了图像显示更清晰(720P),距离也变得更远(5KM),我还改了一下天线,使信号更好一些。

小结——暂且不论P4发布后的各种P3系列的价格大跳水。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看,P3A & P3P还是做到了傲视群雄的地步。在CES 2016上,我们看到了各种样机:Intel 的(已经能够被证实避障功能作弊了),零度的Xiro 2代(360°旋转探头实现无死角避障,50ms超级数字图传还不知道是否也会用上)等等。但是这些都还没上市啊!忘了提了,P3系列的电池、充电器等,都无法与P2兼容。

期待中的——Phantom 4 (TOMATO)

客户的期待,竞争对手的紧逼,都在刺激DJI,Phantom 4 (TOMATO)马上就可以交货了。更长的留空时间、正面智能避障、改良版室内视觉定位系统…… DJI 的黑科技树还在不断被点击中。从精灵系列的发展史,我觉得它从各种组合拼装方式——模块一体化设计。从注重飞行操控——偏重拍摄质量。随着操作的简单化,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最早的模型爱好者——摄影发烧友——普罗大众。

DJI 一直被誉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Apple,真心希望它能继续做好每一款产品,市场越来越大!对了,DJI还有一个“特点”,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人讨厌的要命,因为各种失控、各种炸鸡、各种提控回家,网上随便搜搜就是一大摞。不过P3系列这方面已经好太多了,希望P4可以在各种黑科技下,故障率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