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港险那些事 篇二:在香港认购火爆的险种

上篇我谈到香港保险里一些不大适合内地民众的保险,以免很多朋友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容易被人忽悠。而在过去一年里,内地居民给香港保险业贡献316亿的保费,证明香港保险的招牌并非浪得虚名。

那香港保险有哪些该买呢?为何要千里迢迢去香港买保险呢?能吸引众人的肯定有其独特的优势。

受欢迎的香港保险种类,基本围绕重疾人寿保险和储蓄保险。

1、重疾及人寿保险

重疾保险可以说是根据时代发展而新兴的保险险种,尤其在近年,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就连利益至上的香港社会,在拜年祝贺时都开始用“身体健康”来代替“恭喜发财”。

相比较内地,香港重疾保险的好处可以总结为:保障高、保费低、回报高、危疾保障项目多、全球性保障、理赔规范合理、行业监管严谨、理赔投诉低。

一数优点还是挺多的,其他的容易体会不多说,我来细说三个最主要的点吧。

第一就是保费啦,同等保额及相同条件下,香港重疾保险的保费比内地低30%甚至更多。

当然,内地保险也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保费肯定也有高有低,有的重疾计划保费还能比香港重疾保费低一些。但是,每个产品都有结构和细节上的不同,在同一保额及条件下才能做好准确对比,直接上图吧。

看图中*人寿的这款重疾产品,保费就没比香港产品高30%,但是也能看到所保障的100万保额直到终身都不会提升,而根据通胀水平,几十年后的一百万可能根本不值钱了。

而香港重疾计划,保障额度是会不断上升的,日后保单的现金价值大得多。所以单纯的以不同计划作保费对比是不准确的,还要看看保障内容及产品结构。

而旁边新*保险的这款重疾产品,保障额度也跟随年期而增加了,但是保费呢,高出香港重疾保险的一倍了,长期来看累积的保额和现金价值还不如人。外界所说保费低30%,是确有其事。

第二就是保障范围。

买保险除了考虑能负担的保费,还要看能保什么,同样是重疾计划,所保范围也不尽相同,要参考每一个计划具体都保了些什么。内地的重疾计划保障范围比较少,一般也就四五十种疾病,香港重疾的保障范围都在90种以上。除了保障严重的疾病,如癌症、中风、心脏病、肾衰竭等,香港重疾保险强大的地方在于全面覆盖了早期的严重疾病。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医学条件也越来越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理赔治愈,不需等到疾病特别严重才能理赔。比如原位癌和早期恶性肿瘤。对女性来说,乳房、子宫颈和甲状腺的相关恶性肿瘤是高发疾病,而男性,便是睾丸和前列腺了。这些疾病发现时大多是在早期,理赔和治愈率都很高。

第三,知道保什么,还必须知晓最重要的一点——怎么赔。

这个怎么赔不是说赔付的方式,赔偿过程很简单,如果在理赔范围内,把疾病的诊断报告和申请表寄给香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便可把理赔金额存入指定银行账户里。怎么赔?指的是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理赔。

拿之前很火的电影《老炮儿》来说吧,冯小刚心脏不好,心脏血管堵塞了,这便是冠状动脉疾病了,须做手术搭桥疏通堵塞的心脏血管。但内地重疾险,须证实两条或以上的冠状动脉血管有超过70%的狭窄,而香港重疾只需证实最少一条冠状动脉达50%或以上狭窄就能理赔了。而如果是心肌病,香港理赔标准需达到纽约心脏病协会的III级,而内地需要最高级别的IV级才能理赔。

我再来举一些重疾的定义差异

脑中风

香港:中风后持续最少4周的神经后遗症,及因而导致永久性神经机能缺损。

内地:要求在中风确诊180天后,仍遗留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良性脑肿瘤

香港: 

内地:

在香港的界定之外,还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

2、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

昏迷

香港: 

内地: 

除了香港的界定条件外,另对昏迷程度有要求——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结果为5分或以下。这里说一下什么是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即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按照标准,香港对昏迷的要求,8分以下即可,内地则需要5分或以下。

此外还有很多定义对比碍于篇幅就不一一举例了。香港重疾险的最大优势,其实不是保费低,不是保障范围大,更不是其他的回报啊、监管啊、多重理赔等等,而是理赔的规范合理。

买保险就是为了保障日后发生不幸可以理赔,倘若日后理赔不了,买保险又有何意义?为何内地的保险纠纷那么多,为何内地的保险不容易理赔,除了早期内地前线人员的专业程度导致外,就是理赔的条件定义太过于模糊和苛刻!导致保的是同一种疾病,在香港可以理赔,在内地也许就无法理赔。

香港重疾保险就是依靠全面的保障网,同时也包含人寿,自然就成了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首选保障型产品。

2、香港储蓄保险

我们都习惯性认为,买保险就是为了保障,要增值、要投资根本不考虑保险产品。但香港储蓄保险刷新了国人的这一认识,保险产品是可以当储蓄增值的。投保人通过中长期储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达成不同的理财目标,如教育基金、置业基金、创业基金、退休养老基金等。

这里需要要插句话,必须要切记保险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是以中长期为目标的,无论保障还是储蓄。中长期也不是股票投资那种一两年就叫长期,而是十年以上。对于短钱的管理,保险公司肯定不及银行灵活,回报肯定也不及证券股票(如能投机成功),但说到长钱的管理投资,没有一个金融机构能比得上保险公司。只是遗憾的是,内地保险公司除外。

两地的对比图不忍直视,随着年期的增长,差距拉的越来越大,列表时我甚至都觉得香港的储蓄保险回报过于假,而把尾数都省略掉了。但当年在香港保险公司工作时,统计过历史的美元保单分红回报情况,基本都达到预期,有的甚至高于预期。内地保险公司也不是草包,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差距呢?

首先是资金的自由度问题。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投资的区域全球皆是,不像内地保险一样只能在内地投资。

其次香港保险公司都是历史悠久的公司,聚集了全球的顶尖保险公司,投资管理经验丰富,都有着庞大的投资团队体系,在投资中享受大额投资的成本优势,透过时间优化回报,根据市场形势采取最有效的投资搭配,从债券、股票、互惠基金、私募股票投资都一网打尽,个别保险公司还参与物业投资,购买优质地段商业楼宇,改造后出租增值。

最后则是因竞争而高效、因垄断而低质。香港保险公司众多,竞争充分,在激烈的竞争下保险公司乐意分享自己的收益给投保人,做好口碑抢占市场。而在内地,保险行业基本被两大巨头垄断,国家寿险预定利率也是2013年才提高到3.5%,内地的分红储蓄产品所谓不断推陈出新,实际上只是换了名字,为啥?因为回报达不到预期,所以改个名字再从头兜售,这点就不多说了。

总之,两地在储蓄产品的优劣导致了讽刺的结果,预期高回报的产品反而基本能保证,预期低回报的却往往无法保证。而且,在人民币贬值、美元强势的大环境下,香港储蓄保险也成了分散货币风险的理想工具——回报稳定、灵活便捷、无需打理。所以,内地从中产到富豪,纷纷跑去香港投保储蓄保险也就不足为奇了。

3、其他保险产品

除了重疾人寿和储蓄,香港保险也有其他的产品适合内地人士。住院医疗保险里的大众版对内地人士有鸡肋之感,但是高端住院医疗保险就不同了。全球保障,全球医院单人病房住院费用全数理赔,对未来医疗条件有高品质要求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士来说,还是相当划算的。

在内地,高端医疗的产品很少,做的最好的应该是招商信诺的高端医疗产品,但是比较起香港,还是有一定差距。

还是再举个例吧,以3岁孩子投保为例:

香港保险还有专门为内地富豪而设的万用寿险。万用寿险操作略显复杂,也仅适合投保保费千万级别的富豪,不是常规的大众保单,在此就不详解了。简单说可以有这样的效果:存一千万在香港,每年除了有5%到10%的收益外,还享有6000万的人寿保障。当然,银联卡限制香港缴付保费限额后,此类大额保单估计快要泯然众人了,大额保单只能用境外资金进行投保。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感言。我知道香港保险最近很热门,但是没想到那么热门,第一篇文章审核了挺久才出来,今天我登录上来一看,真是吓一跳,没想到原来那么多人在关注保险和香港保险。

之所以我想写一些香港保险的分享,是我感到哪怕在保险逐渐受人重视的这个年代,香港保险的信息还是不对称,区别的是以前是不懂不感兴趣,现在是被香港保险营销一方单方面信息轰炸。保险是好,香港保险业很好,但是好在哪里,是不是毫无死角?身处国内的朋友只能听到销售中介们的一连串夸,为了达成成交,甚至有的玩起文字游戏来曲解一些要点来宣传香港保险。这样实际上是对投保人的认知判断有误导倾向的,迟早在日后像国内保险业一样导致问题的,而受损害的不是拍拍屁股就走了的保险中介们,而是投保的朋友们。

保险和其他商品不同,不是买过用过就能做出测评这个好哪个坏,更何况保险一般不会使用。所以保险有相同的功能也有细节的区分,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承担能力做出选择的保险就是最好的保险产品。我只能尽量把最多的信息客观的呈现出来,给有需要的朋友们自己根据情况衡量以及选择。从产品的功能到保险公司的背景、再到投保中介的选择,以及各公司每一类产品的差异对比,我都会写些相关文章进行分享,希望当科普也好,提供参考也罢,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见到留言和回复里很多有问我重疾和储蓄保险的,之后我会做产品详细分析对比的,感谢你们的留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