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龄把3个儿子送入斯坦福大学陈美龄50个教育法pdfdoc网盘txt下载

从几十年前一个唱Circle Game的少女歌手,到去年因《50个教育法》重现港人视野时已经是一名把三个儿子送进史丹福大学的成功妈妈,再到今年4月写出《40个教育提案》,令社会注意到她教育学博士的专业背景,甚至演绎出一桩出任新班子教育局长的不大不小事件,在在显示出陈美龄丰富多彩的人生带来的影响力。

事业家庭可以平衡

陈美龄大姐陈依龄是70年代前后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的演员。二姐是香港大学医科第一个考第一的女孩子。小时候,总是有人拿陈美龄和两位姐姐相比。每当这时,母亲就用道歉的口气告诉旁人,可能她“资质平平”是因为怀孕时经济状况不好,娘胎里“先天不足”。但父亲不以为然,对这个排行第四的女儿无限关爱。

时隔多年,和一众爸爸妈妈谈起这段童年的往事时,陈美龄借此劝家长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一比较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这样孩子是自卑的,觉得自己是失败的。”同样也是资深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她说,儿童天生就有无限潜能,因为比较而产生自卑时,孩子就不会把自己生出来就有的潜力释放出来,这是非常可惜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让他们有想法都说出来。“小孩子生出来就是宝贝。”

三个儿子成长过程中,她还非常看重孩子们的自我肯定力,“不管你拿70分、90分,还是100分,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对他们的爱是不变的。这样爱孩子,孩子一定就有很高的自我肯定的力量。”而用“考到100分妈妈就给你奖励”,这样孩子努力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奖励。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孩子也会觉得拿不到奖励自己就没有价值。“学习就是鼓励,就是享受,教孩子们去享受学习。”

陈美龄一直活跃在歌唱和儿童教育事业。在日本,她已经出版了十多本书。“女性是可以做到事业和家庭平衡的。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是你有决心,觉得你的工作是可以不放弃的,一定是可以找到平衡的。”对于那些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在孩子出生后暂时回归家庭的职业女性,她也建议她们不要浪费那段时间,可以借机读个学位,或是学点语言、写点文章,增加自己的价值,重返职场才会相对容易些。“记住作为一个妈妈,一定要成长自己、培养自己。”

“今天是我最小儿子21岁的生日。”新书发布现场,很少谈及个人生活的她羞涩地笑了,说她要从“妈妈陈美龄”转成“我的陈美龄”,好好开始今后一二十年的生活,“说不定明天我就要去剪个短发。”这位几年前战胜乳腺癌的坚强女性笑起来依然少女感十足,露出两颗标志性的小虎牙。

如果能好好地和孩子交流,让他们从心底接受,那么这次教导就会一直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再不会忘却。

体罚或者口头训斥,也许孩子会暂时向你道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孩子没有从心底接受你教育的证明。

不管花多少时间,和孩子好好交谈,他肯定会明白的。我始终相信这一点,花足时间并且仔细彻底地与孩子交谈。我坚信,这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教育。
最后听听陈美龄演唱的《往日的恋情》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