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装备推荐 | 跑步装备_压缩衣&跑鞋推荐

一. 前言

从上一篇运动装备经验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这半年里其实我也动手写或者准备写几篇新的经验,但是总觉得文章还差点火候就没写完最后烂尾在我的电脑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捡起来……其实这篇文章2014年底就打算写了,没想到一眨眼就拖到了2015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动笔但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完成,先写起来再说吧,大不了继续烂,怕什么是吧~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一年前截稿的那14篇连载的《跑步装备介绍》之后就几乎没有系统性的写装备汇总文章了,除了那篇《运动装备漫谈–连载一(心率监测)》……而这一年装备的更新丝毫没有停下,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的爆发让一个三轴加速计都被大家用到了跑步场景中,而且还影响到了很多专业运动手表制造商跳进了这片蓝海。

虽然起了这么大一个题目,目的只是为了呼应之前的跑步装备介绍连载,而实际讨论的内容重点其实只有大家关注最多的压缩衣、跑鞋和手表、手环,而其他配件类的则略微提及,其中笔墨会着重放在之前连载中几乎没有提及的智能穿戴方向,这个领域也是我这两年关注并折腾最多的,希望能给各位一些参考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由于内容较多,本文将会分成上下两篇来聊,上篇的内容是衣服跑鞋,下篇则是数码装备。下面是胡诌时间!

 

二.  压缩衣

2015年几大压缩衣品牌的主要产品线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连分类最多推新最快的日系CW-X也是在2013年底就完成了Generator的更新此后就安静了,澳洲的2XU也伴随着它一起安静着,不过同为袋鼠国的品牌,Skins则小活跃了一下先后推出了基于A400的高端衍生款Coldblack和Adaptive AC系列,至于出来打酱油的A200小红配色这里就不提了。虽然衣裤方面静悄悄,但是这几个品牌在女式运动文胸上倒是有几款新品。

那么下面就按照品牌分别介绍一下2014年出现的新品以及我之前总结里面遗漏的部分型号吧~

 

1. Skins

Skins去年最大的升级之处就是基于A400进行了材质的改变,推出了两款控温系列,除此之外A400运动文胸的出现对妹子们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1)Coldblack压缩衣

Coldblack压缩衣

A400以Skins顶级款的身份多年来一直在市场奋战着,去年春天Skins终于推出了全新的Coldblack系列,和A400的区别就是采用了名为Coldblack的科技,虽然官网定价高了那么10澳元,但定位其实是和A400同级的,可以认为是夏季款吧~

Coldblack是瑞士Schoeller Textil AG公司多年前研制出的技术,主要作用于红外光谱,可以将黑色的反射率提高到80%,这种令深色面料的散热功效发挥到近似浅色的技术能够起到明显的降温效果,官方表示采用该技术的的黑色衣服比未采用的低5摄氏度。其实更早之前Under Armour也推出过一大波采用Coldblack技术的产品。

到这里还没完,话说我去年看过一篇老外的研究报告,说虽然Coldblack有降温效果,但是只是相比同样黑色的衣物而言,如果和白色比的话其实还是白色衣服温度更低,所以……如果你追求凉爽的效果不如直接买白色的A400……

 

(2)New A400

其实该系列压缩衣在官网的产品页面上并没有特殊的前缀或后缀,在主页上称其为New A400,所以这里也就沿用这个名字作为标题了。

刚才介绍的Coldblack版A400主要是在夏天降低黑色衣物的温度,而New A400则可以在低温时锁住热量,高温时加速散热。其原理是采用了瑞士HeiQ公司的Adaptive AC温控助剂,通过浸染在织物纤维表面产生覆盖层,以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

熟悉CW-X的同学应该记得其压缩裤有个Reflective反光增强衍生版,可以提高夜跑的安全性。这款New A400同样提供了360度的反光材料,而且大腿和后背处新增的立体花纹配合土豪金配色视觉效果简直亮瞎。

 

(3)压缩袜

Skins压缩袜的出现让它的产品线完整了起来,从设计上看不管是材质拼接方式还是布局都是相当有卖相的。其压缩袜主要有如下几个分类:

Lightweight:轻量款压缩袜,材质较薄,透气性好。

Midweight:中等厚度,材质配比和Lightweight稍有不同,适合温度较低环境穿着。

Recovery:恢复款,运动后穿着帮助肌肉快速恢复。

 

(4)运动文胸

配色十分华丽

A200 Speed Crop:多种配色十分华丽,即可以当做运动文胸也可以直接外穿,适合中等强度的运动场合穿着。

前开式运动文胸

A400 Speed Crop:前开式运动文胸,采用了A400和ADAPTIVE AC科技,并配有360度反光材料,隶属于New A400系列。

 

2. CW-X

CW-X在前年完成了新旗舰Generator的发布之后就歇了,不过看到新旗舰换了新材料并且增加了臀部支撑性的份儿上,再顶个一两年倒是也问题不大。于是我就挖掘了几款之前没介绍过的压缩衣,虽然介绍中提到了它们有压缩功能,但是我觉得应该划到紧身衣的范畴里比较合适。

 

(1)压缩衣:

Style Free:强调伸展性,紧身裤在小腿处有压缩性。

Jyuryu(柔流):通过肩胛骨和后背的特殊悬吊设计增强肩胛骨的联动性和平衡性,增加活动范围减缓疲劳。

Stabilyx护膝:CW-X最大的特点是膝盖处的支撑性,这款护膝算是将精华独立出来做了一个单品,可以稳定膝关节以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

 

 

(2)运动文胸:

运动文胸产品线相比当年总结的时候多了个新型号Stabilyx,还有一个Xtra Support II的升级款Xtra Support III。

Xtra Support III:Xtra Support II的升级版,整体设计和材料没变,胸口的编织技法略有修改。

Stabilyx:材质和楼上相同,都是80% Coolmax+20% Lycra,兼顾舒适性和平衡性,采用了和Versatx相似的背后搭扣设计,最大可以适合40DD的妹子。

 

3. 2XU

相比上面两个品牌而言,2XU在产品线上就丰富得多了,并不只是以压缩产品为主。所以在新品方面对压缩品类几乎没有什么更新。

 

(1)Wide Waistband Compression压缩裤

仅限女款的腰部加宽版,基于基本款的Compression系列进行改良,增加了腰部的覆盖面积提升了支撑性和舒适度,不过裤身上的巨大的X印花被取消了,仅在后腰和左小腿处低调的放置了Logo。

 

(2)Medium Impact Support 运动文胸

适合中等强度运动的实用级运动文胸,相比之前跑步装备连载六中提到的High Impact Support定位低些,独立成型罩杯加内部托架提供支撑性,后背采用工字设计,稳定性和舒适度不错。

 

三.  跑鞋

说完衣服来说说跑鞋,2014年和往年一样,各大厂商在按部就班更新原有产品线的同时也在试水新系列。比如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Nike发布了全新的六边形切割鞋底,年末的时候Adidas推出的Ultra Boost想必各位也记忆犹新。前两年很多厂商开始玩赤足跑鞋,而在2014年New Balance、Puma以及李宁纷纷开始推出追求缓震效果的改良全掌EVA中底跑鞋。鞋面技术上各家也在不断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年初美津浓将鞋面都做得相当美貌,到年底的时候就开始回归传统,注重功能体现。

在这个部分我主要谈谈这一年来我对各个品牌新品发展的个人印象吧,涉及的品牌为四大加阿迪耐克美津浓Vibram和李宁共九个。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只选这几个品牌来介绍吧,首先四大是必须要介绍的,否则你们会喷死我;其次美津浓和Vibram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两个品牌,一个可以认为是机械减震的最成功代表,另一个堪称赤足跑鞋的代名词;而阿迪和耐克这两个品牌看到很多网友觉得它们就是卖牌子和外观的,科技方面不值一提,所以我也想在这里表达下我的看法;最后的李宁算是国产跑鞋中产品线最广科技也最多的品牌了,去年我也接到了很多双送测的李宁跑鞋,从高端到低端都有,所以对于这个品牌也有一些想说的。

 

1. Asics-稳扎稳打

去年一年到今年初Asics所推出的鞋款基本都是用小幅改进升级版本号,其中Kayano到了21,nimbus和cumulus到了17,GT-2000也到了第3代等等,如果说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还未正式上市的Kayano 22,它将之前使用的三明治网眼鞋面换成了一体织无缝网布+内衬的双层鞋面。再一个就是定位于次顶级支撑系的Surveyor在升级到第三代的时候将定价提升到和Kayano一样了,但是科技上还是相对较落后的,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定价策略考虑。

 

2. Brooks-Super DNA

 

Brooks去年最大的更新是推出了super DNA作为全新的缓震材料,号称可以提高25%的避震能力,但是应用鞋款较少,只在顶级支撑Transcend 和顶级缓震Glycerin 12上先后使用了,官方对于最新的Beast 14为什么没有使用super DNA的解释是,为了保证支撑稳定性,出于稳妥考虑依旧使用了DNA。面对竞争对手的更新,尤其是被人当做时尚跑鞋的Adidas的Boost的猛攻,Brooks这一年的表现稍显乏力。

 

3. New Balance-蜂巢

自从NB将顶级缓震的科技由N-ergy减震胶转为N2氮气减震之后,今年又推出了N2 Burst前掌减震技术,并于年初应用在了1080v4上。不久前中高端都开始将版本号向v5进发,其中1080v5相比v4未见明显升级。还有一个没变的就是NB这两年的配色一直很“缤纷”,什么色都能往一起凑,经常看到一些不太容易接受的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Fresh Foam这款跑鞋,NB出乎意料的推出了这双采用全掌超厚EVA中底的缓震系跑鞋,并且将这个看起来相当“肥硕”的技术应用到了越野、训练甚至轻量路跑鞋上,可见NB是很认真的在玩,至于能不能与Lunarlon和Boost对抗估计还有一段路要走。

 

4. Saucony-ISO

去年夏天Saucony发布了采用全新中底和鞋面科技的ISO系列,其中ISOFIT鞋面采用了一体式内靴搭配独立外支撑框架设计,中底则将之前的PWRGRID升级为PWRGRID+,缓震性能提高了20%。虽然现在ISO系列只包括了顶级缓震Triumph ISO、顶级支撑Hurricane ISO和轻量缓震系的Zealot ISO三款跑鞋,但是相信不久会有更多型号会加入进来,至于之前以编号结尾的系列应该还会保留下来并行发展。

 

5. Mizuno-艺术范

2014年初美津浓大面积的在鞋面上使用了透明热切补强技术,并且在上面大量使用了颇有艺术感的印花,整体向着轻量化和外貌协会的方向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那双Hitogami羽神了,鞋身的脸谱图案相当带感。而且顶级缓震系的预言3大底Wave板上的间断式设计也更容易踩了,对于体重不大但是就想买顶级款的同学来说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到了年底的预言4时代,热切和泼墨都不在了,一切回归传统强调功能性,我们甚至在Sayonara 3上看到的了大网眼鞋面。对于喜欢亮骚的同学来说确实比较遗憾。

 

6. Vibram–回归传统

Vibram五指鞋

Vibram在2014年官司比较多,先是被要求不得再宣传五趾鞋具有“增强足部肌肉”和“减少受伤”效果,除非拿出科学研究结果证明其确实有效,不久前还被Bikila家族控诉未经授权使用Bikila给跑鞋命名。

在鞋款上分类更加多元化,而且EVO版的出现感觉VFF进入了新一代产品序列。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是Vibram开始尝试从极简向传统跑鞋回归,比如采用4mm EVA中底(总厚度8.5mm)的Bikila EVO是Vibram开启缓冲模式的一个试水,以至于后来在休闲款新品中甚至出现了一个EVA中底6mm,总厚度高达11.5mm的Vybrid。虽然这看似与Vibram推崇的赤足理念背道而驰,但是产品的多元化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坑”,也是一个机智的手段。

 

7. Adidas-Boost

2014年Adidas将那个TPU发泡的Boost中底玩的可谓是炉火纯青,各种档次的跑鞋甚至滑雪靴中都能看到这个“塑料泡沫”的影子,甚至刚跳槽到阿迪的Kanye West在高端联名潮鞋Yeezy 750上也用了它。而这款中底的脚感也确实十分给力,受到很多跑友的好评–“踩屎感”。不久前发布的Ultra Boost使用了改进版的Boost中底材料,缓震性提高20%,而且配合内嵌在中底的超长Torsion System,让Boost的稳定性大大提升。独立的鞋面支撑框架也不错。

十分吸引眼球的Springblade机械减震跑鞋也有更新版Springblade Ignite了,只在后半段保留了减震片,前掌回归传统跑鞋,设计更加合理,表明了刀锋技术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除了Boost之外阿迪去年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产品线更新,夏天的时候用ClimaChill替代了ClimaCool,冬天则用ClimaHeat替换了ClimaWarm,虽然从命名上来看力道猛烈了些,但是不禁会为其后续产品的命名捏一把汗,哈哈~

 

8. Nike-六边形

耐克之前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一是跑鞋全线取消Nike+传感器插槽,抛弃了这个使用多年凸显疲态的技术,加上放弃Fuelband手环开发,表明耐克甩开数码硬件部分的决心。另一个则是六边形,从去年初Nike Free将中底切割方式改为灵活度更高的六边形之后,六边形又不断出现在其他鞋款上,虽然不能说这种全新的切割方式能对性能有多明显的提升,但是直到Hexagonal ZOOM AIR System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它将传统的Zoom Air进行改良封闭在六边形的气囊中,并且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气囊的不同缓震力度,然后将它们按照足部受力位置进行搭配摆放,相当有创意。不过Hex Zoom Air现在只应用在了篮球鞋和训练鞋上,还并未有跑鞋谍照出现。Nike的缓震科技中我个人最喜欢Zoom Air,其缓冲到位回弹利落,所以我还是很期待Hex Zoom Air的出现。

 

9. 李宁-亮骚

李宁从去年到今年初应用最多的科技就是名为李宁云的中底技术,其定位与耐克Lunarlon和阿迪Boost相近。然后这个材料开始应用到其他鞋款中,比如双渡、云马、烈骏2等。去年全年李宁对于跑鞋的外观设计也朝着亮骚的方向走,荧光绿和冰裂纹是最常出现的元素。要说去年给我印象最深的跑鞋是稳定系的烈骏,它没采用李宁云,而用的是李宁传统的Bounce+Cushion缓震科技,脚感十分舒适,在整体材料拼接复杂度和品控上也相当优秀。所以不能说国产品牌没有好科技和好产品。

不过李宁的跑鞋和前面介绍的品牌最大的不同就是同系列各代之间的没有很高的相似性或者说科技继承性,不管是已经到12代的超轻系列还是才发展到第2代的云和烈骏都是这样,这会对于消费者造成一个问题,比如当我买了烈骏1代之后发现相当喜欢,等2代上市后我无法像其他品牌一样无脑购买,因为这几乎可以看做是一双全新的产品,我还是要研究评测或亲自试穿才能决定是否要买。另一个问题就是品控的不稳定,我之前写过一双美产NB的评测,里面对品控的吐槽相当多,反过来看李宁在品控上做的确实不错,但是不稳定,比如烈骏做的就相当好,但是超轻11做的就差了很多。

 

四. 推荐

要说推荐的话,其实老款产品更值得买,比如美津浓Rider啊,CW-X Stabilyx啊之类的。但是如果把范围限制在新品上面的话,目的可能就变成了值得尝鲜的产品了,那么压缩衣方面New A400值得考虑,不管是反光材料的增加还是冬暖夏凉的浸染技术都很实用,而且价格也比基本款A400没贵多少,相当厚道。

跑鞋这边的话则推荐Adidas Ultra Boost,科技数量不少,应用的也合理。不过如果2015年如果Nike能发布Hex Zoom Air科技的跑鞋的话,可是相当值得一试的。

 

五. 展望

对于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的压缩衣来说,不太可能会有重大革新,虽然CW-X的Generator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升级了,但是Skins A800之类的还是别想了。不过采用新的功能性涂料(如New A400)、针对某些部位进行强化(如2XU Wide Waistband)的方面进行小幅升级倒是很有可能。再有就是推出多种配色,这一招CW-X已经玩的炉火纯青了,而且之前没有提及的Respro运动口罩在去年也是出了多款数码印花的口罩“皮肤”来“骗钱”,毕竟现在是个追求个性的时代,用户的需求还是在的。

跑鞋方面虽然去年各家都开始玩厚中底,不久前Puma也出了一款类似Fresh Foam的Ignite跑鞋,相信这波风潮会在2015年继续刮着,究其原因有可能是HOKA ONE ONE在国外比较火吧。不过这个和赤足理念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较低的HTD和灵活的中底都是可以达到所谓“自然步态”的目的。我觉得2015年各家应该是朝着功能性方面发力,不管是设计和配色都回归传统跑鞋。